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 正文
国内首创!SPMT完成香港将军澳跨海大桥首件超大型混凝土箱梁转存
来源: 发布日期:2020年01月05日 浏览量:1302
   

2020年1月3日19:18,重达2503吨的水泥预制箱梁稳稳地落在支墩上面,标志着香港将军澳跨海大桥首榀箱梁转存成功,这也是国内首次采用使SPMT完成超大型混凝土箱梁的运输,取得了力特公司2020年“开门红”。

中国能建南方建投广东火电力特公司(以下简称:力特公司)承接的香港将军澳跨海大桥预制箱梁转存及上驳工程,共有18片箱梁需要通过SPMT车组完成场内转存及滚装上驳船施工,其中箱梁转存4片,箱梁滚装上驳18件。

首件转存箱梁尺寸为长46.347m、宽24.8m,重达2503吨,场内转存时采用5个PPU390+104轴线SPMT,在SPMT上布置6组垫梁和18个枕木支点,通过顶升、转运和下降三个步骤将预制箱梁从预制台座转运至存梁台座上存放,转运距离约100m,转运过程中主要使用SPMT的纵向和横向两种行走模式,就位过程中则使用多种转向模式配合完成箱梁的精准就位。

香港将军澳跨海大桥预制箱梁为预应力混凝土梁,在顶升、转运和下降过程中稍有不慎就容易出现裂痕,损害箱梁结构,所以对转存作业的全过程都有极为严格的要求。在顶升、下降过程中需要保持升降同步,各支点受力均衡;在行走时需要保证箱梁整体的稳定性和水平度,避免箱梁发生扭转。由于箱梁偏心及运输路面存在高低落差的问题,在顶升和运输过程中如何保证不损坏箱梁成为一个急需解决的难题。

力特公司技术人员团结协作、群策群力,在作业前期准备工作中,通过对箱梁进行杆系单元建模,仿真箱梁在装载转存过程中的受力机理,并选取典型箱梁梁段进行实体模型的建立,与杆系模型结果的应力进行对比分析,找出梁体在装载转存过程中的最不利部位,以建模分析计算结果作为理论依据,为箱梁现场装载转存制定合理可行的保障措施,避免预制梁在装载转存过程出现开裂破坏。

在施工过程中,采用应力应变监控时刻监测箱梁的受力状态,使用静力水准仪监控箱梁整体的水平度,在箱梁顶升和下降过程中细化车组每次的顶升或者下降的压力,尽一切可能地降低箱梁在整个施工过程发生损坏的风险。最终,项目人员通过严格按照专项方案进行施工,结合丰富的大件运输经验,成功将首件箱梁转运成功。

香港将军澳跨海大桥首件预制箱梁的成功转存,再次展现了公司在大件运输领域的强大实力以及解决“重”“大”施工难题的能力,使用SPMT完成超大型混凝土箱梁的运输属国内首创,是继港珠澳大桥3500吨国内最长、最宽、最重桥梁主体钢构大节段滚装后力特公司大件运输史上又一个重大里程碑,助力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



    (来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