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6日13时40分,广东火电承建的华电阳江青洲三海上风电项目首台风机30号机位叶轮吊装就位,标志着我国近海深水区海上风电机组安装正式拉开序幕。这也是“能建广火” 自升式风电安装平台(以下简称:能建广火)由广东火自营管理和自主施工以来完成的首台风机吊装,迎来完美首秀。
华电阳江青洲三项目离岸55千米,场址水深42~46米,淤泥层最大厚度高达17米,拟安装37台6.8兆瓦和30台8.3兆瓦风力发电机组。其配套的风机导管架桩腿根开达30米,本次安装的风电机组为6.8兆瓦,吊装最重件为机舱,重达288吨,吊装高度达129米,无论从跨距、吊高及水深上,吊装难度均为国内之最。
本次吊装的30号机位,由广东火电青洲三项目部和力特公司共同组织,方案选用广东火电自有的“能建广火”自升式风电安装平台,配套AHTS系列拖轮辅助“能建广火”和运输船按既定方案进点锚泊。因风机导管架桩腿根开达30米、“能建广火”入泥深度超过21米、机舱吊装高度达124米(海平面以上),项目在策划前期即对施工方案进行反复论证,并首次在风机吊装中引入了DGPS技术,以配合DP定位系统实现风机安装平台与导管架基础在水平投影面的高精度定位,同时确定了平台顶升的合适高度,以确保风机吊装过程中各工序吊高均能满足施工方案要求。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青洲三项目部和力特公司高度重视技术方案把控,从前期的桩腿入泥计算、穿刺分析及吊装布置合理性开始,到现场实施的技术指导,全程步步监控。无论是插腿顶升阶段对预压载荷的监测及研讨、顶升到位后对平台标高的复测及吊高符合,还是对制定未来窗口期的施工计划、运输船舶锚泊定位等关键步骤,均严格按照制定的技术方案执行,将“能建广火”的吊高、入泥深度等各项技术性能综合发挥到了极致。
在施工过程中,现场管理人员多次跟进现场,发现并解决现场出现的各点困难,凭借紧密的沟通协调与施工管理以及力特公司丰富的吊装经验,风机吊装作业有条不紊地进行,经过现场管理团队和施工人员连续五天的艰苦奋斗,圆满完成了国内首台近海深水区风电机组安装。
本次风机吊装,引用了多项现代化管理技术,无论是高精度星站差分、无人机观测吊装安全距离,还是施工窗口期施工计划、桩腿插深等,都预示着广东火电进入了现代化高科技施工的时代。知识就是力量,时代的进步应该基于科技的应用发展上。此次吊装完成,为项目部后续机位风机吊装积累了诸多经验,同时也是“能建广火”首次突破40米作业水深,将为推进广东火电在海上风电领域蓬勃发展助一臂之力。这不仅是广东火电风机吊装“海陆通”的一小步,更是国内海上风电由浅到深的一大步。